高考錄取批次什么意思 錄取批次分幾個批次
(資料圖片)
一、錄取批次什么意思
高考錄取批次是指:由于在各省(區市)招生錄取的高校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時錄取,于是將不同層次的院校分批進行錄取,由此形成錄取批次。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招生錄取批次分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批次合并體現了國家改革的總體方向。
二、錄取批次分幾個批次
錄取批次大致分為:
提前批錄取院校:含軍隊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屬師范本科院校、空軍招飛、民航招飛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專業)。
本科第一批: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點高校、經批準參加本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本科第二批: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本科第三批: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聯辦校。
專科第一批:為普通本科院校舉辦的高職(專科)和獨立設置的普通高等專科學校。
專科第二批:為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獨立學院、高職學院、民辦高校、普通高校聯辦校、成人高校和電大的普通高職(專科)。
三、錄取批次是如何劃分的
所謂錄取批次,是指高考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統一領導下,由各省級招生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因為參加錄取的高校較多,需要安排不同類型的院校分期分批進行,由此形成了錄取批次。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明確:“各省級招委會要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校錄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同一招生類型的招生計劃在同一省(區、市)原則上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須與高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除教育部規定的情況外,嚴格控制提前批次錄取高校和專業。高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校協商一致后,再向社會公布。”
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批次: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專科提前批、專科普通批,此外,有些省份還設置了“農村專項計劃”批次、自主招生批。
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教育部積極推動各地開展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改革。2017年,22個省份取消了本科第三批次,2018年,本科一、二、三批全部合并的省(市)已有7個。,北京也將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未來,將有更多省份實行本科批次的合并。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地方錄取批次改革平穩有序推進,是改革的政策效應顯現,打破了院校間因批次而設置的壁壘,既保護考生興趣特長、堅定學科和專業方向,同時也促進高校更加重視學科建設和專業培養,以辦學特色吸引考生。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收集整理,不得將文章內容用于商業用途,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與客服聯系刪除。
最新課程
最新學校
相關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