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1 10:04:10來源:轉載
近年來,BIM技術備受大眾青睞,運用BIM技術可以支援并改善許多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業務實務流程,解決施工過程中更高復雜度的問題,對業主、設計單位、施工方都有不可替代的好處。那么,運用BIM技術可以給室內設計工作帶來哪些改善呢?一起來看看吧。
可視化程度提高。原有的室內設計流程,方案階段是少量3D效果圖+平面圖組成。繪制效果圖的空間,一般是重要或者典型空間。而新的流程中,模型從工作開始階段就搭建,可以以一個全三維的場景全方位推敲。過程中,客戶展示亦是全模型的展示。參與設計人員都能從不斷完善的模型中協同,設計過程都是可視的全三維過程。
A. 漏畫少畫圖紙的部位幾乎沒有。原有的裝飾施工圖紙中,圖紙量浩如煙海,但卻經常會發生圖紙沒有畫到表達到的部位,后期施工時,再來變更彌補。增加工程量,業主施工單位相互推諉,產生結算隔閡。
B. 解決了施工圖中沖突的問題。原有的裝飾施工圖紙中,存在風格沖突或者空間沖突。由于施工圖繪制在單一的平面中進行,往往相鄰墻面或者對面失去了關系。二維表達也經常會忽略了空間關系,造成施工階段做不通的問題。
C. 比例關系更協調。特別是裝飾立面的進退關系,以往都是用立面圖加剖面來表達,由于都是二維制圖,實體的大小關系,推敲不到位。全三維模型則清晰直觀,能避免這類問題。
工作模式的改變。原有的模式下,勞動力分配,基本是主案設計師設計項目,綜合考慮整體項目的風格、色彩、空間布局、設備、人流導向、管理等各方面,接著由付案設計師綜合、深入、深化方案。同時繪制立體效果圖,最后由施工圖成員根據方案,繪制施工圖。
A. 重新整合了團隊配置。在BIM工作環境下,團隊成員可以對逐步完成的模型協同工作,大家都在統一的模型下出謀劃策,解放了枯燥的重復勞動,釋放了思維。這種工作模式,全新配置了人員工作崗位,促進了團隊協作的能力。
B. 增強了團隊凝聚力。BIM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協同。通過這樣的模式,同事間增加了交流,或許是圍坐在模型大屏幕前,反復的商量和推敲,占據了主要工作時間,真正釋放了設計師的靈感,在不斷思維碰撞的過程中解決問題。
充分利用模型中豐富可靠的信息。信息是BIM技術的核心。新的技術,使得模型中附帶了大量信息,給下游的工作團隊帶來極大的便利。
A. 各種參數實時顯示。對于裝飾項目,其中材料的比例規格,色彩特征,基層隱蔽工程,表面工藝等,都有較高要求。BIM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直觀顯示,表達準確。而不像原來的模式,只能用大量的節點和文字敘述。
B. 局部修改所有都改。反映在勞動生產率上,這個特點尤為顯著。只要單獨修改局部族群的特性,所有相關信息,工程量,數據匯總等各個輸出文件,都會自動調整。修改某些模型細節的同時,模型信息明細表在同時修改,節約原有模式的大部分重復勞動。
C. 造價部門的極大受益。由于設計過程階段的信息整合,使得輸出成果中,精確包含了工程量清單,使得原來造價部門占80%的閱讀圖紙,統計匯總工作量,直接獲得。甚至對工程后期的工程量決算,過程模型會在1秒內直接提取。
設計的選擇性更強大。如果可選擇的構件族庫,家具族庫,材質族庫,燈光族庫夠豐富完整,則室內設計更多的時候,在推敲和挑選這些素材。制造商和銷售商、如木制品協會等行業組織以及各種BIM論壇等用戶社區,如BIM library,各軟件供應商如autodesk都會提供建筑標準件。
項目管理更透明更趨于合理。客戶和設計師將共同決定采納哪種方案。在制定決策時,他們要考慮多種因素:空間利用率、面積要求、審美、材料成本、采光分析等。其間,他們要參考圖紙、明細表、基于材料用量的初步成本匯總表等所有與項目相關的資料。
更多培訓課程: 運城BIM 更多學校信息: 山西運城優路教育培訓學校 咨詢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