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09:03:01來源:轉載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不知廣大考生是否已經著手復習。申論是歷年國家公務員筆試必考的科目,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學習申論知識,小編為各位準備了豐富的申論備考技巧,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同學們好,提起申論試卷中的小題,相信很多人對綜合分析這個題不陌生,這種題型有別于一般的小題部分,從大綱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一些啟示。
大綱: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做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這里給大家進行一個解讀,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觀點或問題,基本上都需要我們從材料中去找,就是我們常說的,材料為王。根據案例型材料,數據型材料,觀點型材料進行提取要點。而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每一種類型的材料閱讀方法也不同,案例型材料,我們盡量看實例說明問題;數據型材料,我們不看數字,而是看數字背后帶來的規律,趨勢;觀點型材料,一般都是材料的出題人,為了總結和引導思考,表達關鍵的話語,需要我們重點關注。
怎么提取呢,這里點明了,需要我們去分析和歸納。分析就是要求我們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隨著國考和省考難度的提升,真正能夠讓我們直接抄寫的要點的比例在逐漸減少,所以我們就不得不從一些細枝末節中找到要點,比如2020年國考有一道題:根據“給定資料1”,請你談談老馬是怎樣“當好基層這根‘繡花針’”的。我們會發現,從材料中,很多材料無法直接抄,比如說:老馬笑著掏出來筆記本;讓群眾請坐倒水。很多的詞匯已經不能夠直接抄了,而是需要提取后,體會背后的意思,歸結為:微笑服務,做事有章法。所以我們要把這些話提煉出來,然后按照,同類合并,異類羅列的方式進行加工,從而達到條理清晰,簡潔明確的目的。
怎么理解這個多角度呢?我們要知道,綜合分析中,圍繞一個主題有很多的觀點。比如常見的:人才虹吸,低頭族等等,文章中一般都會有很多圍繞著主題介紹背景,原因,影響,意義,對比,聯系等等。所以我們需要根據需求,多角度的進行呈現。從而展示我們的答案的層次性。
最后我們要給出結論和對策,一般來說,正面的好事,我們需要寫結論,或者展望;負面的壞事,我們需要寫對策或者解決的方法。以上就是關于大綱給我們帶來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