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0 11:01:24來源:環球網校
BIM應用于施工變更管理的關鍵就是流程的再造,施工零變更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景,但是將變更管理流程由傳統的低效、周期長、成本高改造成高效、時效性、造價的動態控制、有序管理,將更能發揮BIM的價值
。
千兆級模型文件,上萬份圖紙文件,每天超過100萬次的操作請求,超過3000個業務流程、交互、審批。
這樣的數據,相信每個做BIM的人都深有感觸!
建筑行業的移動化辦公任重而道遠!
近些年有一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輕量化,追求更輕、更快、更便捷幾乎成為了整個行業的標準與變革方向。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探究輕量化背后的邏輯理論以及具體的技術實現方案。
首先需要了解到適用于瀏覽器端渲染的模型數據總共包括兩部分,幾何信息與非幾何信息,日常生活中可見的二維、三維模型即為幾何信息,而像一些屬性、建模相關信息等就是非幾何信息。
按照做到1/4為及格標準,那么做到1/10,乃至1/20之一就是優秀。因此,BIM輕量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不斷縮小BIM模型體量,讓它加適應于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
模型處理
一個模型從設計到成型,最后再被查看,實際經歷了兩個處理過程:幾何轉換與渲染處理,這也是影響輕量化的重要部分。
幾何轉換
輕量化的源頭就是幾何轉換,從技術角度出發,目前存在兩種處理方式,參數化幾何描述和三角化幾何描述。
① 參數化幾何描述:用多個參數來描述一個幾何體
舉例:一個圓柱體,可以使用3個參數對其進行描述
參數1:底面原點坐標(x、y、z,3個數值)
參數2:底面半徑(r,1個數值)
參數3:柱子高度(h,1個數值)
結論:5個數值就可完成一個圓柱體的搭建,非常精簡,參數化幾何描述可以將單個圖元做到最極致的輕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