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6 10:47:58來源:尚訓網綜合
BIM應用于施工變更管理的關鍵就是流程的再造,施工零變更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景,但是將變更管理流程由傳統的低效、周期長、成本高改造成高效、時效性、造價的動態控制、有序管理,將更能發揮BIM的價值。小編為你帶來“BIM推廣難點在哪兒”。
以下就是BIM推廣難點在哪兒:
BIM這個概念呢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無非是建筑信息模型嘛,國家政策也是一波接一波,要趕在2020年前70%的項目都用上BIM技術。但是呢,身為業內人員,我們可以感覺出來,雖然各路人員都說BIM怎么厲害,但是這么多年了,實際推廣起來,卻十分困難,即使是應用了BIM的項目,很多也僅僅是停留在三維建模而已。所以很多人都簡單的認為BIM不就是建模么,那你從認識BIM的第一步,就錯了。
了解BIM歷史的人知道,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的時候提出了BIM定位:承載建筑數據+進行協同的平臺。GSA在2003年對BIM進行了展望:承載建筑信息平臺用于后期運營,貫穿于全生命周期。可以說,BIM是代表了業內人士對建造管理的美好愿望。
幾乎沒有人敢否認,BIM是繼CAD之后的有一次重大變革,將顛覆整個建筑行業,給設計師帶來更多擴展和優化的空間,并且最終肯定會取代CAD,就像當年CAD取代繪圖板一樣。而這個取代的過程,是需要時間,從現狀來看,BIM的推廣并不理想。
在推廣BIM的時候,我們都會說,BIM可以降低項目的成本??墒?,項目造價本身就跟很多因素相關,難以直接體現是因為BIM而節省的。而業主在意的直接效益,也很難直接看到。設計質量的問題不可能讓業主給設計方買單?業主支付了設計費,那么設計方就應該提供合格的圖紙。所以他們會要求乙方用BIM,但是不會愿意為乙方使用BIM增加費用。而對于設計院來說,使用BIM不僅沒有帶來更多的收益,反而因為增加了人力物力,導致利潤降低。各BIM咨詢公司在市場上又競相壓價,通過對員工降薪以及降低模型精度等方式來節約成本,又使行業陷入了惡性循環…從這么多原因來看,BIM貌似在國內行不通?先來看兩個問題:
1、未來誰最需要BIM?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未來建筑行業就是BIM
BIM在建筑行業里沒有地位可言,因為,BIM就是建筑行業未來。為什么這樣說?其實只要簡單了解一下BIM的參與者參與環節就能明白。
BIM的參與方包括(不完全):業主,勘察,設計,施工,預制加工商,設備供應商,物管。
怎么樣,一個工程項目里所有的參與方,都能應用BIM,來優化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質量。也就是說,BIM是可能滲透到整合項目里的每個參與者身上,通過提高每個參與者的效率,來現實提高工程項目的總效率。
BIM的參與環節包括(不完全):策劃,設計,招投標,施工,銷售,運營,改建。
同樣,BIM也滲透了一個工程項目的所有環節,每一個環節所得到的成果,都會保留下來,提供給其他環節使用,以實現信息的重用,盡可能減少信息的損耗,降低建造與后期維護的成本。
就因為BIM對建筑行業的覆蓋這么全面,所以,與其說BIM在未來建筑行業里的地位,倒不如說建筑行業的未來,就是BIM。
第二個問題:這個是肯定的,但不是短期內。
設計院院方的管理層對于推廣BIM十分積極,各個設計所的領導也在人力上,資金上都十分配合。但是收效仍然不理想(主要是一線的設計師并不樂意使用BIM手段)。
原因整理一下。
第一、缺少標準規范,就算BIM模型做得再好,但最后還是得按照現有的交付標準交付(二維圖紙)。
然后就會延伸到第二個原因,BIM軟件對二維出圖能力的缺少。設計師在建模的時候,必須為二維圖紙作考慮,這樣在無形中增加了設計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量。
第三,以前在二維圖上出現的問題,最后都會留給施工方發現并解決,但在BIM時代,BIM模型上的問題,都要設計師在設計階段去發現與解決,也就是說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還要為施工階段考慮,這樣就相當于,提高了對設計師的水平要求。
就上三個問題,要解決也是得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所以要人手用BIM,并不會這么快就到來。
2、未來哪里更需要BIM?
(1)BIM建模搭建——施工企業目前正在努力做的工作
制定BIM應用規范,包括BIM模型的創建、共享、使用和交付等規范,指導各方參與工作;大部分施工企業尤其是總承包企業多處于此階段,建立模型,運用的技術力量不足。
(2)基于BIM的優化設計——建設單位目前即將要求做的事情,2020年BIM的應用要達到70%,還有三年,時間緊迫!
1)建筑性能模擬與分析
2)二維施工圖紙的審查
3)機電專業管線綜合
(3)基于BIM的招投標控制——造價單位需要及時更新技術的事情,誰不主動,誰就要被淘汰!
1)設計模型導入算量軟件
2)快速預算
3)招投標控制
(4)BIM施工過程管理——施工單位未來需要開發的信息技術集成,五年之后的項目就是全數據管理,工地不再是一個工地,而是一個處處帶信息的磁場。
1)進度管理
2)質量、安全管控
3)變更計量
4)過程報量、結算
5)資金流控制
(5)基于BIM的運行維護——建設單位需要研究的事情,目前建設單位熱情不高,因為目前運維的成果不突出,需要我們技術人員的深入開發!以BIM組織管理運維的各項數據、可視化設備管理、運營管理、空間管理。
(6)基礎數據的積累——建設各參加方信息的集成,借助統一的數據平臺,未來的信息價格會十分的透明,所見即所得,工程造價的信息匯總有可能不會超過1分鐘。這對造價行業來說,簡直是個顛覆的突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材料價格信息庫
2)綜合單價信息庫
3)造價指標庫
4)對接ERP系統
以上就是BIM推廣難點在哪兒!
BIM技術是一種方法,即如何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建設活動,BIM最后要讓虛擬變成現實,施工現場一定是應用和創新的主戰場,建議剛畢業的學生有機會還是去施工現場成沉淀幾年,但千萬別被通化,始終要想著使命:通過BIM最終解決施工現場的種種問題,這樣將能更容易成才,未來的職業空間將會無限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