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9 09:33:30來源:尚訓網綜合
BIM技術,是一種新型信息技術,涵蓋了幾何學、空間關系、地理信息系統、各種建筑組件的性質及數量等(例如供應商的詳細信息)。BIM建模技術是BIM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BIM模型如何建立?過程匯總有哪些應用標準呢?下面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BIM建筑建模標準
預鑄及預制的建筑組件可以在BIM模型中以對象放置。
建筑組件須以正確的工具建制,在既有工具不足時,可選用適當工具建制該對象,但應將該對象的「類型」作適當定義。
比建模需求尺寸小的組件不必建模,使用2D圖補充說明。
可用2D細部詳圖補充說明BIM模型。
建筑組件應依樓層分別建制。
需求參數─類型、材料、ID、大小,其中「類型」參數作為數量提取之依據。
若兩種以上工具可用來建立組件模型時,應以「類型」明確定義建成之組件。
例如可用版及梁兩種工具來建「道路」,則應建制完成的「道路」的「類型」參數設定為「道路」。結構組件應依結構工程師提供的尺寸建制。
二、BIM結構建模標準
承包商與分包商共同將細設模型依施工組裝方式調整為施工模型,若有必要,應將結構模型用制造圖面加以深化。
由結構顧問以實際構件位置和尺寸,制作結構分析模型與結構BIM模型,此模型將產出結構文件。
預鑄及預制的結構組件也可另用其它特別工具設計,建制后再并入結構BIM模型中。
結構BIM模型包括所有承載荷重的混凝土、木材、及鋼構架,也包括非承載的混凝土架構,基本組件有墻、版、梁及點陣框架,需以正確的工具(如:墻、版等)建制,若沒有適當工具,可改用其它適當工具建制該組件,但應將該組件的「類型」作適當定義。
結構模型可按結構送審需求區分為不同階段。鋼筋及接頭細部建模可在細部設計時間用適當建模工具建制。
比建模需求小的組件不必建模,但可以使用2D圖補充說明。例如:小于10公分的組件不必建模。
2D圖可做載重規劃。若BIM建模軟件受限時,可用2D圖做柱明細,柱明細應有柱形狀及斷面。
結構組件應依樓層分層建制。參數需求:類型、材料、ID碼、及大小尺寸,其中「類型」參數供數量提取使用。若兩種以上工具可用來建立組件時,需以「類型」明確定義建成之組件。
例如:用個別的梁建立完成屋頂桁架后,應將這些構架群組,并將其「類型」定義為Truss(桁架)。
三、BIM機電(MEP)建模標準
針對需特別注意的部分建模。
清楚標示出由施工廠商改變并經工程顧問核可的部分。
BIM建模工具沒有的對象,可以用箱形替代,但需標示名稱及給予適當參數。
應清楚標示各系統組件的高程(依據完成樓層面或其他基準面)。
若有需要可以建系件、吊掛件的模型。
屬性數據作業標準請用戶填入依「竣工模型屬性數據標準字段」,將各COBie工作表分類、與建造執照所需信息顯示域名,相關管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