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8 08:33:35來源:尚訓網綜合
近年來,BIM技術備受大眾青睞,運用BIM技術可以支援并改善許多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業務實務流程,解決施工過程中更高復雜度的問題,對業主、設計單位、施工方都有不可替代的好處。那么2020年BIM+發展的最大趨勢是什么?以下是具體內容:
2020年開年就刷爆朋友圈的一條建工行業新政策:廣州自2020年1月1日起,新建工程項目強制使用BIM技術。
今年4月,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將分類分級建設“智慧工地”,力爭今年年底前實現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智慧工地”建設全覆蓋。據了解,“智慧工地”建設將分為三個等級,其中將BIM施工(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又稱“虛擬施工”)、建材質量監管、工程質量檢測監管等12項元素列入一級要求。
山西開展綠色建筑專項行動為全面貫徹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推進以綠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為方向的新一輪能源變革,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日前印發《綠色建筑專項行動方案》。該方案中指出,要推進BIM技術,推行智慧建造,實現工程建設信息化發展。
6月起湖南房屋建筑工程使用施工圖BIM審查工作,為全面普及BIM技術應用,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領域轉型升級。湖南省住建廳開發了湖南省建設工程施工圖BIM審查系統,將實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圖BIM審查。明確對項目在送審、受理、審查階段均作出BIM要求。
開展關鍵技術 建設綠色智慧住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圍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智慧住區建設”等人民群眾關心的話題建言獻策。他表示,綠色智慧住區建設既是發展智慧城市的基礎工程,也是建設智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為此,他提出應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在綠色智慧住區信息平臺、BIM設計、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領域,開發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人社部確認:全國BIM技術人員缺口增值130萬或迎BIM人才激增
2019年11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關乎BIM從業人員的一則公告:新職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著重強調了對于接下來五年國內的BIM發展趨勢和從業人員的薪資待遇統計,且指出未來五年我國各類企業對BIM技術人才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30萬!
新技術融合成趨勢
建筑行業跨入以BIM+為基礎的智慧建造新時代自“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行動,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BIM+的發展之路已經在眼前,而被認為是繼CAD之后建筑業第二次“科技革命”的BIM技術,其與互聯網的結合,即“互聯網+BIM”正給建筑產業繪制一幅更美好的藍圖。目前,BIM技術在中國大陸建筑行業中已遍地開花。上海政府率先發文,提出詳細BIM行動計劃,北京、廣州、重慶、四川、湖北、云南等各地行管部門陸續推出了相應的BIM推廣意見。此外,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VR、AR、物聯網、智能設備、數字化加工等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應用,也讓BIM在建筑行業更加深度的融合與應用成為現實。BIM運用的效益優勢被越來越多次證明BIM技術的應用,能最大化地提升工程造價的計算數據準確性以及計算效率,并實現對施工中各個環節的把控目的。同時,BIM技術還極大地提升施工人員對整個項目管理的集中化程度,有效地減少材料浪費、節約生產成本,從而促進工程效益的提升。
近幾年,互聯網+BIM正從幾個方面助力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級,推動建筑行業創新發展。一方面,“互聯網+BIM”正引領建筑行業生產過程轉變與升級。互聯網+建筑工業化,可以通過BIM、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3D打印、GIS、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建筑工業化的有效融合,更好地保證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勞動條件、控制工程成本、落實環境保護,實現建筑業生產方式的升級與變革。通過基于BIM技術的標準化部品部件庫,進一步促進標準化,實現數字化生產加工、裝配式施工,提高生產效率,帶來管理效益。BIM+人工智能系統,將原本需要人工實地考察、篩選的施工組織工作,由AI系統在很短的時間內提出多套解決方案供建設者選擇與決策,可以實現建設過程中各項資源的最優配置。另一方面,“互聯網+BIM”正推動建筑行業技術創新與提升。上海中心大廈,建筑總高度632米,總建筑面積57.6萬平方米,機電管線的竣工驗收任務繁重,而BIM+激光掃描技術的集成應用則順利解決了這個難題。利用3D激光掃描建立真實反映現場施工情況的3D模型,再與BIM模型對比,就能迅速得出偏差分析報告,并收到高效、精確的校對效果。此外,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的BIM+智能測量、華潤深圳灣國際商業中心項目的BIM+移動應用、上海玉佛禪寺修繕與改擴建工程的BIM+VR以及中建八局3D打印配筋砌體剪力墻結構項目的BIM+3D打印,都是BIM助力技術創新與提升的典型案例。
第三方面,“互聯網+BIM”從項目、企業、行業三大塊入手,不斷推進著項目管理精益化,企業經營集約化,行業監管服務化。這最終影響是的建筑行業管理模式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必然帶來全價值鏈的滲透與融合。這其中,無論是管理模式還是商業模式,最終激發人才的爆發式成長,結合BIM技術滲入的各環節以及所具有科技屬性對高需求人才提出了高標準。人才是最活躍的要素,依靠人才資源實現信息化發展是建筑業變革的關鍵要務,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儲備高水平技能人才正是國家和行業高度關注的問題。
BIM
BIM技術不只是一套工具,還改變了整個建筑產業流程。目前國內仍處于BIM初步發展階段,但由于政府的不斷推動和標準的日益完善,建筑業終究要擁抱信息化技術,隨著BIM+互聯網的滲入和深化,建筑業的未來發展,建造過程將更加精益、智慧和綠色。建筑業的組織能力將大幅度提升,管理人員、專業崗位、作業工人等從業人員的素質及水平也將同步增長。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