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2 10:42:02來源:轉載
眾所周知,在建筑工程中CAD軟件可是行業內的重要工具,美中不足的是CAD出的圖紙僅限于2D,很多立體的部分很難看到,從這一點來說BIM軟件的多維性就占據了優勢。小編為大家帶來“BIM現在這么火,BIM建模和傳統圖紙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
BIM建模和傳統圖紙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在審查圖中說因2D圖說所造成的限制,是設備的高度、位置、與其他接口的關系以及各空間的配置等是容易被忽視或無法看到的,在圖說當中會因2D平面圖表示方式無法使承辦人經由圖面確認,而需要靠經驗及想象來判斷設備與建筑界面是否沖突、管道間的設置等設備相關位置,在圖面中無法發現其設置是否合適,必須到竣工查驗才能夠確認是否需要修改。
時常發生無法由圖面確認、其設置位置是否合適以及在管道間空間配置等問題的設備,并發現2D圖說的限制并發現其中的問題與BIM的特性有所關連,如空間信息以及可視化的3D圖形,利用BIM軟件作為輔助的工具,將其加入審查流程當中繪制新流程,其中使用軟件輔助數量及面積計算、設備規格確認、沖突檢查以及立體圖形的空間配置確認,再利用API的撰寫取得設備在空間中的水平距離是否符合規定。
在各樓層設備數量計算以及設備種數量中,傳統審查方法則需要以人力方式逐頁計算確認,若是使用平面圖軟件例如AutoCAD,則可以使用其軟件功能計算,但卻無法詳細分類各樓層。然而在BIM輔助審查上則使用軟件輔助,快速的產出明細表,從中確認各樓層數量。在傳統審查當中,將依照承辦人的判斷進行審查,以設置標準中的規定作為基準,其任一點至撒水頭的距離是否符合,則需要依靠人為方式進行測量,測量完成后則需要再依照比例尺進行換算得到相對應的單位。
但在確認設備位置上,平面圖卻無法確認其設備高度,在設計時間可能尚未有各地區的剖面圖可以確認,此項審查則需移至后續竣工查驗時確認,若是使用BIM 輔助審查則可以利用API輔助以及軟件輔助,使用API輔助僅需選取所需要審查的撒水頭以及墻,即可以透過程序輔助計算出其距離,再確認距離是否符合其使用用途的規定,使用3D 圖形輔助判斷,將需要審查的范圍任意剖面進行確認,再利用軟件當中標尺直接測量,即可確認到撒水頭至裝置面或者撒水頭至樓地板等距離是否符合規定。
BIM建模和傳統圖紙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在傳統審查當中依照高樓層的樓地板面積確認需要設置多少套,但是無法在平面圖當中確認其高度是否符合,僅能透過后續竣工查驗時確認,在BIM 輔助審查中使用軟件輔助,利用數量及面積計算以及3D 圖形輔助判斷,先將輸出明細表列出各樓層的樓地板面積以及流水感知器數量,確認是否符合設置標準的數量,而在流水感知器設置的位置可以透過剖面圖方式確認其高度以及擺放位置是否與其他管線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