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23 09:30:51來源:轉載
近年來,BIM技術備受大眾青睞,運用BIM技術可以支援并改善許多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業務實務流程,解決施工過程中更高復雜度的問題,對業主、設計單位、施工方都有不可替代的好處。小編帶來“BIM教程分享:如何來解決Revit復制到結構模型中的墻不準確的問題?”。
問題:將建筑模型中的墻復制到結構模型時,您為了表現結構核心層而更改了墻類型。 但是,復制的墻與建筑墻的核心層不對齊。
出現該問題的原因是,復制的墻是基于墻的中心線,而不是基于墻核心層的中心線進行放置的。 如果結構墻的中心線與建筑墻的中心線不匹配,則復制的墻的放置位置不正確。
解決方案 1:
為了避免該問題,可以執行下列兩種操作之一:
對于結構模型中的復制的墻,使用建筑墻類型。
不要使用“復制/監視”將墻復制到結構模型中。而是,在結構模型中執行下列操作:
創建僅表示墻結構核心層的墻樣式。
將建筑模型鏈接到結構模型,并將其在位鎖定。
使用新的結構墻類型,手動跟蹤鏈接模型中建筑墻上的新墻。
使用“對齊”工具,,將結構模型中的墻與建筑模型中的墻對齊并建立約束。
解決方案 2:
此解決方案對鏈接模型使用“復制/監視”工具。
復制要監視的墻,如復制要監視的圖元中所述。 在此過程中,為要復制的墻設置選項(步驟 8),如指定復制/監視選項中所述。
如果墻有相反的方向(內部/外部),則選擇墻并使用翻轉控制柄或按空格鍵以更改其方向。 請參見翻轉控制柄。
停止監視墻。
選擇墻,然后在“特性”選項板中將墻定位線更改為“核心層中心線”。
將墻類型更改為適當的結構核心墻類型。
監視鏈接模型中的墻。
BIM模型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價行業效率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準度的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有利于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做好設計變更應對,方便歷史數據積累和共享,對于項目造價管理工作而言有諸多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