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09:02:12來源:互聯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
選修方向課程:
審計方向:審計準則與制度研究、高級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財務成本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公司理財與籌劃方向:企業財務成本戰略、財務分析、投資管理學、 現代企業財務問題專題研究、稅務籌劃 財務管理方向:財務分析、高級財務管理、投資管理、高級會計學、 成本管理學、管理會計研究 方向:經濟法、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高級財務會計會計專業研究生主要學習哪些課程
課程設置
(一)學分要求:全日制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由課程體系、專業實踐、學位論文等三部分組成。課程體系由學位課、選修課、必修環節組成,應修總學分不少于59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不少于13學分,選修課學分不少于13學分,選修課按照專業背景彈性。 同時,跨專業全日制會計碩士需補修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四門課程,不計學分。 (二)專業實踐 增加專業實踐提升專業技能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目的,專業學位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專業實踐需修16學分。 1、專業實踐課程按課程形式進行設置。其形式主要包括兩類:(1)各理論教學課程中,聯合校外專家和企業導師,采取課程內企業專家進課堂講座;(2)專門設立的專業實踐課程,學生必須修夠4學分的實踐課程。具體見附表。 2、企業專業實踐8學分。企業專業實踐選題由校內導師和學業導師根據實習基地與學生學習方向選題。由雙方導師協商明確學生具體實習崗位,實習任務,制定實習計劃和考核標準。學生按照提交并被批準的計劃在單位實習半年,并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實習報告,取得單位的評價報告,通過所在系組織的答辯,實習考核通過后,方能進入論文環節。 3、專題講座1學分。專題講座是聘請國內外學術領域及實踐領域專家定期為學生舉辦的會計領域的實踐應用與國內外新動態的校外專家講座,學生在校期間需要至少聽8次講座方可獲得學分(其中包括學校規定必須參加的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 報告和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 報告)。 4、中期考核3學分,學生在學習期間必須以書面方式向所在學院提交學位論文選題報告、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并由學院組織專家審查通過后方可獲得學分。學位論文選題報告和論文中期檢查報告由學院保管,學校負責檢查。會計專業 考研
要學習哪些科目 會計學碩士分學術碩士(學碩)與專業碩士(專碩),考試科目有所不同。
會計(學碩)初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一,③303數學三外,④專業課(如管理學、會計學等)因招生單位不同而可能不同。其中政治、各100分,數學和專業課各150分,總分合計500分。 會計(專碩)初試科目:①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合計200分)和②204英語二(100分)。專業課和思想政治理論在復試中進行考核。會計學專業的研究生學什么課程
主要課程名稱: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馬列經典著作選讀、英語、商用軟件與網絡、現代經濟學、現代財務管理、企業組織理論、財務會計研究、財務管理研究、會計研究方法、會計基本理論、會計基本理論研究、管理會計研究、審計理論研究、非營利組織財務與會計研究、財務控制研究、成本會計研究、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學。
1、概述: 會計學專業屬于工商管理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本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2、研究方向 會計學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02)現代管理會計與企業理財(03)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04)國際會計(05)審計基本理論與方法(06)會計信息系統(07)公共財務與政府會計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廈門大學為例) 3、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4、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以上是整理的會計研究生都學些什么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