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醫療工作中,醫護人員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掌握的藝術,努力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安全、自信的環境。來看看下面的常用的醫患溝通技巧吧。
常用的醫患溝通技巧 1、真誠為先:很多醫生有這樣的一個論調,患者都是你的敵人,一言不合就會告你的;很多患者和家屬也是對醫生不信任,有時拿著手機給醫生護士偷偷的錄音錄像,更有甚者明面錄像,這些都是不利于溝通的。首先雙方都要有基本的信任,秉著一個真誠的態度。如果沒有這個信任和真誠的前提,任何技巧都是沒有用的。
2、多聽:醫生多聽聽患者的感受,家屬訴求,能做到的盡力去做,做不到的講清原因;患者和家屬也要多聽醫生講解,而不要動不動就打斷他們,不懂的時候等他們說完再問。
3、安慰理解必不可少:有時候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擔心比疾病本身還需要治療,有時候會影響治療效果,可能醫生的一句問候安慰會起到藥物無法達到的效果;家屬也要多理解醫生,他們每天面對的都是疾病和負面情緒,你的一句理解和關心會讓他們感到欣慰。
4、講清疾病要用病人和家屬聽得懂的語言:給家屬解釋病情的時候一定不要滿嘴術語,要用日常生活中事情進行比喻,讓患者和家屬能明白自己的疾病和病情。
醫患溝通準則 一個根本:誠信、尊重、同情、耐心。
兩個技巧:傾聽,就是多聽患者或家屬說幾句話;介紹,就是多對患者或家屬說幾句話。
三個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療情況和檢查結果;掌握患者醫療費用的使用情況;掌握患者社會心理狀況。
四個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緒狀態;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對溝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對病情的認知程度和對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緒反應,學會自我控制。
五個避免:避免強求患者及時接受事實;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緒的詞語和語氣;避免過多使用患者不易聽懂的詞匯;避免刻意改變患者的觀點;避免壓抑患者的情緒。
六種方式:即預防為主的針對性溝通、交換對方溝通、集體溝通、書面溝通、協調統一溝通和實物對照溝通。
醫患溝通注意事項 1、安全為先。注意患者及其家屬與門的位置關系,確保在他們有暴力傾向的情況下,自己能夠很快離開,防止被困在房間里。
2、與患者保持一定距離。這一安全措施也可防止患者產生不舒服或受威脅的感覺。
3、如果條件允許,離開公共場所,與患者或家屬在安靜的地方進行交流。同時,為了確保安全,告知其他同事自己的去向。
4、盡量給患者提供座位。人坐著時,更容易控制憤怒的情緒。
5、讓患者盡可能地發泄怒氣,不要打斷他們。大聲吵鬧發泄夠了,他們自然會停下來。
6、注意使用恰當的語調、語速和音量來平復患者的情緒。
7、對患者的痛苦情緒作出回應。 我能夠理解你的感受。
8、表達歉意。 對于發生在您身上的事情,我表示十分抱歉。
9、使用共情。包括使用口頭語言(如: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和肢體語言(點頭,眼神交流,表現出憂慮)。
10、切合實際地說明發生的情況以及你將會努力去解決問題。
11、不要采取防守姿態或使用尖刻的話語。
12、不要受對方語調、語速或肢體語言的影響。
13、告訴一個情緒激動或生氣的人 鎮靜下來 ,而不是 不要擔心 ,后者往往會適得其反。
14、要與患者或家屬勾結串通,不要為難你的同事。可以這樣回應對方: 因為我不清楚其他醫生做過怎樣的治療,所以我不能草率地對醫療細節做出任何評價。但是我會盡力查明情況。
15、不要因受患者惱怒情緒的影響而同樣生氣或惱怒。如果你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可以暫且離開,并且在離開前告知患者: 對不起,我有些事情要忙。咱們一會再聊。
16、當患者或家屬很生氣時,他們常威脅說要進行投訴。發生這種情況時,不要產生戒備心理,也不應結束談話,而是應當盡量敞開心扉,真誠地與患者或家屬進行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