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3-23 11:00:54來源:尚訓網綜合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文章“2020年北京市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報考有什么要求”,希望對您的報考有幫助!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參加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
1、取得消防工程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6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4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7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5年。
2、取得消防工程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者學位,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3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5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4年。
3、取得含消防工程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者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2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關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者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3年。
4、取得消防工程專業碩士學歷或者學位,工作滿2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1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關專業碩士學歷或者學位,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2年。
5、取得消防工程專業博士學歷或者學位,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1年;或者取得消防工程相關專業博士學歷或者學位,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滿2年。
6、取得其他專業相應學歷或者學位的人員,其工作年限和從事消防安全技術工作年限均相應增加1年。
2020年一級消防工程師的考試時間11月7日、8日,考試共三科,分別是《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和《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根據考試大綱,合理安排復習順序。《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是基礎,本科學好了《綜合能力》也不會差,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技術實務偏設計,理論比較多;《綜合能力》偏應用,檢查安裝調試維保。《案例分析》就比較高級了,因為他是前兩科的融合與運用,前兩科學得好壞的程度直接決定了這門科目的通過情況,前兩門學不好,根本沒法對案例分析的知識點下手。復習順序建議:技術實務--綜合能力--案例分析。
了解新舊教材的對比,把握教材大綱和新教材的分值占比。三本教材改動約有上千處,各位考生都知道:教材改動的地方是當年考試的熱門考點。復習和備考中只要抓住了重點才會少走彎路,學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技術實務的第一篇,大概瀏覽一下,最基礎的東西,燃燒、火災、爆炸,知道一下就好。
第二篇建筑防火設計,肯定是重中之重,這個毫無疑問。既然教材編的不好,專家建議直接看《13J-811改-建筑防火設計圖集》和GB50016的條文解釋,圖集首先包含了GB50016的所有條文,另外用圖示的方法做出了解釋,幫助理解。這兩本書對照看,條文解釋也是幫助理解;GB50016必須必須爛熟于胸,否則去考試也是當分母。記住多用筆去抄寫或默寫,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聽課件,課件可以聽,通關學霸認為最多聽兩三遍,聽多也無用,幫助不了記憶的。在看圖集和條文解釋完成后接著看綜合能力的第二篇,然后接著看案例書的建筑防火案例,這樣結合起來看效果會好一點點。
多說無益,也絕對沒有什么太多的訣竅,沒事的時候,就用筆多抄抄GB50016吧。這次案例考試就可以發現,有些表格是必須背的,如防火間距和防火分區面積,沒背過的話,第六道案例題無從回答的。最后說明一下GB50016里面的第4章堆罐和第11章木結構,我認為是非重點,大家可以先不用去看。
然后就是第三篇,各種主動滅火系統,不用說,非常重要。技術實務就是設計規范,綜合能力就是施工驗收及維護保養規范,當然有些滅火系統是設計施工驗收統一在一個規范里面。另外這些規范的條文說明也可以看,條文說明是幫助理解的,找的到的條文說明都需要看。案例書就是練習題。看書順序是一種滅火系統先看完,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你看完設計規范,然后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施工驗收及維護保養規范,然后看看案例教材上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習題。
另外教材你就把它當做第二本條文說明,幫助你理解理解就完了。滅火系統里面比較重要的幾個系統是:消防給水和消火栓、自動噴水、氣體、干粉、泡沫、自動報警、滅火器、防排煙。其中防排煙好像還沒有規范,只能看書本的內容了。其中消防給水和消火栓教材講的少,但考試內容可不少,本次案例有一道大題,給水規范很厚,沒辦法,也要多看。
關于各種滅火系統的課件,大家在看規范前要先聽課件,聽課件的目的是理解這個滅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有哪些部件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某部件的損壞會造成哪些后果。各個自動滅火系統的工作原理必須要搞清楚的,否則沒法考試的。所以第三篇的學習順序是先聽課件搞懂原理,然后看設計規范理解設計參數,施工驗收規范個人認為算比較簡單,你把一個系統的施工驗收規范完全掌握了,其它滅火系統都相通的,它們程序是一模一樣的,先進料檢驗、然后安裝,調試,驗收,維護保養。
不管什么系統通用的要求都是:進料檢驗看看各種證書和外觀,安裝按照設計位置、高度、尺寸、環境無腐蝕不冰凍、安裝順序、強度試驗、沖洗、嚴密試驗,調試先單個部件動一下,然后聯動一下,驗收:檢查各種資料然后抽查聯動一下,維護保養每天看看外觀標志,每月啟動一下,年檢就相當于調試驗收全部檢查并聯動一次。
再下面就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內容,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僅次于GB50016,這次案例考試就有一道大題目,以后考試我相信還會有一道大題目。為什么這個重要,因為案例題里面只有消防安全管理的題目不會出的很偏,只要它出題目,基本就是書里面的內容,只要你背到了,按照書上的來回答就可以拿分了。不像建規的題目,他可以出的非常靈活,即使你把建規背的滾瓜爛熟,他的題目一樣可以繞暈你!舉例本次案例關于商場的備用電源持續供電時間,這個商場總建筑面積少于10萬平米,地下大于2萬平米,按照建規第10.1.5條,“總建筑面積大于1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總建筑面積大于2萬平方米的地下建筑,連續供電時間不小于1小時”。
一般的理解,既然商場地下大于2萬,那么持續供電時間就是1小時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但是很多網絡答案就不一樣,有答0.5小時的,這個就錯的一塌糊涂了,肯定建規這條沒背;另外有個網絡答案比較有意思,它說地上部分少于10萬,所以地上0.5小時,地下部分大于2萬,所以地下1小時。小編這里費這么大的勁舉例就是告訴你,管理內容的分比較好拿,一定要背熟悉。建規和滅火系統的分不好拿,你即使背的滾瓜爛熟,你還是很容易丟分的。滅火系統更不用說了,稍微出點實踐題,你原理和規范爛熟也是很難拿分的。
消防評估和性能化,可能稍微比其它建筑那一篇重要一點點,在學好前面3部分內容的情況下,再來學習,有了前面扎實的基礎知識,這些內容學起來也容易也更快。而且出案例的時候,估計最多出個半道題目,另外一半還是應該考建規、滅火系統和消防管理。
學完成性能化設計,然后看其它建筑那一篇,這里面最多看下地鐵、隧道、古建筑,車庫和防空工程。如果你建規和滅火系統沒有掌握的非常非常好的時候不要去看,為什么不看,第一為了突出重點,消防的重點在前面3部分;第二其它建筑無非就是在建規的基礎上,由于其它建筑的特殊性,做一些針對性的性能化設計和必須采取的一些消防安全措施。當然有學友會說,這次案例題沒有考到其它建筑,不代表下次不考。
是的,下次可能會考,即使考到,你不用慌張,只要你建規和滅火系統學的好,其它建筑你就用建規和滅火系統的知識去回答好了,大部分都一樣的。專家大膽推測,即使考到一道案例題目描述的是其它建筑,但這題目只是馬甲,里面大部分的內容還是考建規、滅火系統、消防管理的內容。里面只有1小問最多2小問是其它建筑的專屬知識點。所以你把前面3部分學的非常好的時候,加上你懂一點性能化設計,這個時候瀏覽一下地鐵、隧道、古建筑、車庫、防空工程就好了。
消防法和一些重要的公安部的文件如106號令,讀幾遍吧,案例某小問考到了能胡扯幾句拿一半分就好。
還需要聊聊一些非重要消防類標準,如這次考試客觀題目里面有很多偏門標準上的題目;如《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的設計規范》《地鐵設計規范》等等,學霸們的建議是根本不用去看,下次考試會有偏門標準的題目嗎?肯定會有,這么多標準你看的完嗎?就算你看的完,你記得住嗎?所以不要糾結,拿你該拿的分,有舍方有得,碰到這類題目,你還是用建規和各滅火系統的知識去判斷,還判斷不出來怎么辦?隨便選!
一級消防工程師復習思路大體上,先了解考試時間和考試范圍,按照考試教材合理安排復習順序,對比新舊教材,抓住考試重點。最后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理清思路考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有條不紊、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備考。
雅思 托福 GRE ACT SAT GMAT 多鄰國英語測試 英語口語 英語四六級 考研英語 職稱日語 商務英語 IB 詞庫 留學 成人英語 AP課程 A-Level SSAT 青少兒英語 OSSD AEAS 個人提升 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消防工程師 消防設施操作員 BIM 造價工程師 環評師 監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建筑九大員 注冊電氣工程師 一級注冊建筑師 PLC智能制造 二級注冊建筑師 應急救援員 裝配式工程師 智慧建造工程師 智慧消防工程師 公路水運檢測師 EPC工程總承包 碳排放管理師 CFA 初中級經濟師 初級會計師 中級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 基金從業 證券從業 稅務師 薪稅師 ACCA FRM 會計實操 CQF 企業合規師 高級會計師 CMA 教師資格 養老護理員 家庭教育指導師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心理咨詢師 健康管理師 食品安全管理師 鄉村規劃師 育嬰員 人力資源管理 專利代理師 教師招聘 Java開發 IT認證 思科認證 python開發 Web前端 華為認證 軟件開發測試 linux云計算 大數據 PMP項目管理 影視后期 photoshop 紅帽認證 游戲設計 游戲程序 室內設計 php 產品經理 UI設計 網絡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