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位置:尚訓網 > 學歷 > 高考 > 高中散文閱讀有哪些高頻考點?  正文

          高中散文閱讀有哪些高頻考點?

          2020-04-24 09:53:16來源:尚訓網轉載

          近年來,隨著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考的大多是散文。

          整體感知

          1、辨其類型,看是敘事、抒情還是說理散文。

          2、看話題,是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感悟;是就歷史作闡發,還是就現實作聯想。

          3、逐段概括內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間的關系,梳理思路,進而對文章的思路和結構框架形成明確的認識。

          4、研究主要表達技巧和重要語句,并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就可以看作對作品有了整體的理解。

          考點

          正確理解詞語的含義

          1、結合上下文語境,做到詞不離句,從所在及相關語句中去尋找答題的依據;

          2、注意詞語的多義性(如虛實義、雙關義、象征義、比喻義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夸張等),必要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答題;

          3、鑒賞所用詞語,應結合語句,理解詞語的意思,然后從準確性、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等方面著手賞析其妙處。

          正確理解重要語句的含義

          哲理句

          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有時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觀點句

          即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貶抑揚,則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突破口,有時還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理解。

          變式句

          根據句式變換的特點,這樣的句子往往有強調意味,強調的點就在位置改變的那一部分上。

          修辭句

          結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來判斷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矛盾句

          貌似矛盾,實際上卻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這樣的句子往往含有兩方面的意思,但卻側重一面。

          含蓄句

          要通過句子的字面意義來思考它沒有明說出來的意義。

          結構句

          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篩選整合信息,明確題目要求篩選和概括的內容是什么;找出相應的閱讀區域,劃出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找出與問題有關的詞語,恰當整合,準確表述。

          記敘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何時何地,何對象干了(記敘)什么事情或者何對象怎么了。

          描寫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么特點或者何對象怎么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議論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么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么觀點。

          說明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說明(介紹)了什么對象的什么特征(特點)。

          散文常用的表達技巧鑒賞

          明確概念

          表達方式

          包括敘述、說明、議論、描寫、抒情五類。

          表現手法

          包括想象、聯想、象征、渲染、襯托、對比、懸念、類比等。

          材料安排

          包括主次、詳略、線索等。

          行文結構

          承上啟下、起承轉合、銜接、鋪墊、伏筆、照應等。

          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設問、對偶、對比等。

          散文各種表現手法及其功能

          1、象征手法

          象征是一種暗示,作者在呈現于我們面前的形象之中隱蔽地去描繪另一種形象,使讀者從中體會到所要表現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真正意圖。運用象征手法,能使文章內涵豐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

          2、描寫(渲染與白描)

          描寫是對人物、事件、環境、景物及其形態、特征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描寫有很多種類,按用語的繁簡可分為渲染和白描。渲染是濃墨重彩的鋪陳、烘托事物,使形象鮮明突出,生動傳神。白描,與渲染相反,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運用簡潔質樸的文字勾勒事物,以形傳神。描寫能把事物具體生動、鮮明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事、如臨其境的感覺。

          3、烘托(襯托)

          烘托與襯托本來是有差別的,但這個差別不要求中學生分清,烘托是不正面刻畫主要對象,而通過描寫主要對象周圍的環境、人物來加以映襯,以突出主要對象。分為正襯與反襯。正襯是從正面襯托主體事物;反襯是從反面襯托主體事物,如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以樂景寫哀情等。

          4、人稱運用

          第一人稱敘述的優點是,便于作者抒發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有如袒露胸懷,使讀者感到真實、親切、自然;第二人稱敘述的優點是,縮短作者和讀者,或者“我”與被敘述者之間的距離,有如促膝談心,使讀者感到真實、親切、自然,從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第三人稱敘述的優點是,所敘述的人物和事件可以不受特定的時空的限制,敘述者如冷眼旁觀,反映的生活面極為寬廣。

          敘述方法各有長短,為了發揮各自的優勢,文章常常交叉采用兩種不同的敘述人稱。使用第一人稱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稱的轉述,以進一步擴大表現的時空領域;使用第三人稱的,則常常夾雜進人物的獨白、對話等,從而增強文章的真實感和親切感。人稱交叉敘述的方法,可以揚長補短,使敘述的對象得到全方位、立體化的表現。

          5、伏筆

          在文章的前邊將下文要表現的人物或時間預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處作呼應,使什么的故事情節的發展合理,使讀者感到巧妙有趣。

          6、照應

          即后文對前文寫過的內容作補充、加深或者前文對將要出現的人物或時間預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應,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密,中心更加突出。

          7、設置懸念

          引起讀者對故事發展或者人物命運急切期待,從而引起下文。

          散文常見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

          1、比喻

          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使語言生動形象。

          理解比喻句內涵,抓住喻體找本體。鑒賞比喻句一要注意比喻固有的修辭意義,如生動形象等;二要根據語境看它同上下文聯系形成的修辭效果,如對比、諷刺等;三要看它對表達主旨所起的作用;四要看它是否連續用喻,如果連續用喻,一般意在渲染強調,并在結構上與上下文形成照應鋪墊等關系。

          2、比擬

          把物擬人化,把人擬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擬物或擬人化,使描寫的事物或抒發的情感形象生動具體,抒發強烈的情感。

          根據修辭特征,找出相關語句。賞析比擬句一般要包括比擬句表達的內容、比擬句固有的修辭意義和運用比擬句表達的主旨。

          3、對比

          顯現兩種不同事物或情形彼此間的差異,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對比反映了作者贊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等的明確的思想傾向。

          4、反復

          意在強調,以抒發強烈的情感,表達深刻的思想;借以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使語意連貫,并加強語言的節奏感;間隔反復有引出對比的作用。

          5、引用

          豐富文章的內涵,增強文章的說服力,生動而簡練的說明問題;引用諺語、歇后語、熟語等能使文章通俗,引用格言、名句、歷史掌故等,能使文章典雅;引用的內容能同上下文構成對比、映襯,鋪墊、照應等關系。

          6、反語

          故意說跟本意相反的話來表達本意就是反語。肯定性反語,即貶詞褒用、反話正說,其修辭意義是:高度贊揚,感情真摯、深厚。否定性反語,即褒詞貶用、正話反說,其修辭意義是:表達強烈不滿、嘲弄、諷刺或調侃之情。運用反語,可以使語言含蓄幽默,或者幽默辛辣。

          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是文學語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現主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優美雋永,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語言一般從以下幾方面思考:語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達了什么意義,有何表達效果,在結構內容上起什么作用;語言的特點,一般從準確簡潔、清新明快、生動形象、質樸明朗等方面思考;語言的風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樸等;語言的技巧,多從修辭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張、擬人、反問、設問、借代、對偶等。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哲理散文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常運用象征手法。所以,我們要注意文中對具體形象的描繪特點和文章揭示形象與特征內在聯系的方法,找出蘊含哲理的關鍵句仔細領會。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顯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啟發讀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文章的結尾,細細咀嚼,通觀全文,辯明哲理,領悟文章的深層意蘊。

          相關內容: 散文閱讀 高中散文閱讀考點

          同類文章
          日韩专区亚洲综合久久久久_精品亚洲大片精品免费看_日韩成人电影在线观看_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影院在线看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中出受孕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