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6:55:54來源:尚訓網綜合
在當下,家長對于孩子的藝術培養意識越來越高,使得兒童美術培訓教育得以快速發展,逐漸受到家長們的重視。美術教育幫助孩子打破固定模式思維,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這也是對美術教育的要求。那么,兒童美術到底能給孩子帶來什么作用?我們為什么要費勁心思的要做兒童美術培訓呢?
1.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引導孩子獨立思維的建立
孩子學習繪畫,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因為畫畫是沒有重復的,也不受固定的方式方法約束,畫畫是自由的,繪畫內容也永遠都是新的。兒童學習繪畫可以培養獨立性,增長各方面的知識,因為孩子在準備繪畫工具和尋找繪畫素材的時候需要自己構思畫面,給畫面塑造構型、涂色、修整等。而且每張畫的內容不一樣,所以要求孩子掌握的知識就不一樣,一張新的繪畫內容也能讓孩子掌握一點新的知識,這樣就會知道更多的常識。
2.培養孩子的藝術情操,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繪畫能培養孩子的審美品位和藝術情操,這些都是孩子在長期的繪畫環境和生活環境里慢慢培養,熏陶而來的。 繪畫也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在畫畫的時候會接觸多種不同的繪畫工具和繪畫材料,工具和材料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所以可以鍛煉孩子的的動手能力。
3.引導孩子獨立思維的建立
繪畫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繪畫效果也是長期練習慢慢有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們的天賦和靈性充分發揮出來,而不是一味的按自己的思維來評判孩子的繪畫,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創作、獨立思考的繪畫空間,讓孩子得以自由發揮的時間,真正體驗繪畫的樂趣。
隨意涂鴉階段(14個月—2歲左右):涂鴉可以讓幼兒在享受由肢體運動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從中練習手眼協調能力,以及肌肉關節控制能力。
控制涂鴉階段(2歲半左右—3歲左右):幼兒開始意識到紙上的涂鴉是由自己動作產生的,并開始嘗試不斷練習,在練習中獲得能夠自我控制的自信。
命名涂鴉(3歲左右—4歲):幼兒開始有目的性的涂鴉,逐漸學會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涂鴉聯系起來。涂鴉的練習促進了幼兒思考能力與語言能力的結合。
前樣式化期(4歲—7歲):幼兒開始有意識地去創造形體,并嘗試利用其自創的藝術語言與外界溝通。幼兒經常追尋新的觀念,并很快建立起其個人的表現方式。
樣式化期(7歲—11歲):孩子發展出具有個人風格的符號象征,用以作為創作元素。藝術作品反映孩子如何來詮釋其所處的空間和對物體色彩的一些概念。
創意美術不再是教給孩子現成的機能技巧,而是通過創設寬松的談話環境,引導孩子去觀察、想象、思考,在實際操作中摸索繪畫方法,培養興趣,將給予孩子適當的指導,最后共同評價作品。既有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又能鍛煉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當孩子對繪畫產生興趣時,不必管他們采用的是什么繪畫姿勢,什么材料繪畫,讓他們隨時隨地即興發揮,享受無拘無束的繪畫環境,他們的繪畫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我們極力要求孩子應該怎樣畫,不應該怎樣畫,將會約束孩子的想象力,很容易造成模式化、概念化,使孩子消極、被動地學習,阻礙兒童的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從而壓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扼殺他們潛在的創造意識。
創意美術讓孩子以游戲的形式,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啟發他們用各種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為目標。孩子進行美術創作不僅是表現他們的所知,更把自己的體驗和情感融入其中,創意美術應成為孩子表達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是眼、腦、手共同參與的活動。孩子在不斷變化著的創意美術中,不斷地感受美、探索美、創造美。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聯想、幻想,大膽運用各種材料和美術表現形式創造表現。
"色彩游戲·空間感覺 1.認識圖形、感受色彩 2.了解三原色,以及演變出來的其他色彩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 3.體驗在不同的材料上創作的樂趣
"創意思維·邏輯美術" 1.圖形的大膽搭配,形象思維初步結合抽象思維 2.通過動手制作讓幼兒手指靈活,鍛煉手臂肌肉群的發展 3.通過對物體進行觀察,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
"綜合藝術·情商美術" 1.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的事物表現出來,培養孩子的生活常識 2.通過音樂等元素創作作品,了解美術和音樂的多元化結合
"遇見大師" 1.通過欣賞大師作品感受每位大師的繪畫特點和風格,解讀大師作品中蘊藏的藝術語言 2.運用大師的繪畫特點及元素來創作作品